|
 |
|
山东省公务员面试中高度重视语音语调问题
|
[加入时间:2013-05-03 11:37:52] |
|
|
|
山东省公务员面试中高度重视语音语调问题
来源:联创世华公考研究院 闵永泽 2013年5月3日
随着公务员面试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提高水平。在即将到来的山东公务员面试实战中,客观上存在大量的考生不能够顺利通过面试关的现实,其中既有某些既定因素,更有某些考生本身就已经确定不能够通过考试的前提,语音和语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在历年山东公务员面试模拟中,很多考生自我感觉无论是知识的应用还是语言技巧的使用是比较好的,逻辑性也比较强,但是,老师们却针对语音和语调问题屡次提出比较严厉的点评,重要原因就在于很多考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学生”回答问题式的语音和语调 面试基本要求中规定,考生和考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理性”的“交流”的关系,是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关系,不存在所谓的“尊卑”问题,考生更多的是占在公务员立场和角度张观察问题、依据政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语言放开,语调得体,体现较为成熟的公务员色彩。 但很多考生在回答问题时,马上进入一种“角色”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老师们所强调的“公务员”角色,也不是理性的平等关系,而是马上恢复到“中小学时代”,恰恰就像中小学时期被老师点名或不点名地叫起来回答问题的状态,不是就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是对考官谈出自己的思考,不能够发挥自己,而是单纯的就问题而回答问题,语音单调,语调单一,似乎就是一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没有任何抑扬顿挫之感,更没有制胜的语言色彩,我们平时经常谈的“气场”问题也就更谈不上了。在考官这边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压抑”,非常之压抑,气氛是非常的悲惨,所有考官和考务人员就像“受刑”一样等着考生的结束,整个过程明显就是在宣告一种结果:“这人一般,没有特点”,“这人不行”“你输了”,“你完了”等等!这里面就包含因为语音和语调的因素而导致了这种结果的产生。 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应该在针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而采取相应的训练措施,站在公务员立场,围绕公务员职业特点,放开语言,丰富语调,体现熟练,彻底的脱离原始自己的语言羁绊,打破自我习惯,从根本上解放自己,入戏入里,灵活机动,才是上策。 二、“背书”式的语音语调 很多考生在语音和语调中根本就没有重音,就是一个语调贯穿下来,最多加上一个固定的结尾“转弯音”,似乎语音很丰富,但恰似就是背书,或者说是使用一个平调在“读书”, 也没有上文提到的抑扬顿挫和制胜的语言色彩。 或者很多考生为了求稳,抓住草稿纸这一救命稻草,只是单纯在“读草稿”,考官这边也只能听到一种读书、背书的语音和语调,没有自我的谈吐过程和表现,没有逻辑重音,考生到底是要表达一种什么观点?表达什么重点?表达什么感情?我们提倡考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沉着冷静,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公务员本身的工作要求是“稳重加激情”,二者不可偏废,我们不掩盖对已经定性了的好人好事的肯定,也不掩盖对不公平现象和做法的谴责,爱憎分明,才能够符合考官心理,否则仅仅凭着自己单纯的语音和语调,怎么才能够打动考官呢? 平时很多人在一起特别是在比较随意的时候,谈话的语言水平之高、意味之深,真是绘声绘色,口如悬河,滔滔不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考场的那种环境约束,一旦到了考场,就没有了“往日情怀”,回归到“背书”的状态了,考生可以给自己照一下“镜子”,看一看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然后就可以相机找到如何解决自己“背书”问题的办法,一句话:不要再背书了。 三、“喊口号”式的干涩语音语调 面试中问题的分析或解决客观中存在着部分要点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很多考生会回答同样的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要点。也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考生表达一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态度,但是,考生此时千万要注意: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口中的表达色彩是不一样的,一定具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快慢之间,轻重之间,都有分寸;同样语言,效果不同;同样要点,强调不同,否则,考生始终脱离不开“人与亦云”的语言怪圈,在考官这边也就不存在多么强的优势,难以制胜。 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假如我有幸成为一名公务员,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这样的语言,考生在很多时候就好像没有控制似的随口而出,或者很多考生认为没有话说了就这么说出来了,但是想过没有:说出来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效果?本人以为,有效解决“喊口号”式的语言问题,的确需要考生慎重进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 1、加大语气,以示强调。 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语句、词汇,考生完全可以“一字一顿”,以语气的增强反应自己的“真心实意”,而不是单纯、幼稚地“喊口号”。 2、加多字词,以示强调。 就不要单纯地说为人民服务了,多说一点就可以解决问题,比如:“我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群众理念作为自己工作的核心理念,想群众想,急群众急,坚持问政、问计、问需于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3、加多排比,改变字词。 假如考生抽签顺序比较靠后,我们也经常给考生讲,这样的时候是挑战,也是机遇,方法很多,这篇文章里只谈在“喊口号”问题上的解决办法。的确,如果到了较晚的时候考生还在大谈“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假如你是听了这句话一整天的考官,你会怎么想?那就是要及时改变的时候到了,适当地把“人民”改为“群众”,“全心全意”改为“全过程”,再多加至少一个排比或对仗句子等,比如“全过程为群众服务,全心思为集体谋利”等等,高度下来了,色彩就变化,也客观上解决了语言不足、不丰富等问题。 总起来说,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面试中的语音语调问题,这才是关键问题,说一千道一万,山东公务员面试就是看看各位考生“谈”、“说”的能力和表现,不彻底地对自己的语音语调问题做一个剖析和解决,不解决这个重要的根本性的问题,对面试的成功是极为不利的。 平时很多人在一起特别是在比较随意的时候,谈话的语言水平之高、意味之深,真是绘声绘色,口如悬河,滔滔不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考场的那种环境约束,一旦到了考场,就没有了“往日情怀”,回归到“背书”的状态了,考生可以给自己照一下“镜子”,看一看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然后就可以相机找到如何解决自己“背书”问题的办法,一句话:不要再背书了。
|
|
|
·上一篇:山东公务员面试表达能力训练技巧 |
·下一篇:2020年面试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