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强化复习题(二)
|
[加入时间:2018-01-18 11:28:10] |
|
|
|
2018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强化复习题
来源:233网校 2018年1月18日
习题二
一、单选题 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C、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D、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2、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调查法 3、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 A、班委会 B、班主任 C、共青团 D、少先队 4、在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 )。 A、班级舆论 B、班风 C、班级规章制度 D、班级氛围 5、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而学生的全面发展还需要课外活动。课外教育工作是( )。 A、课堂教学的文化载体 B、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C、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D、课堂教学的适当延伸 6、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德鲁克 D、马卡连柯 7、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8、有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教育学生学好功课 9、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 A、唐代 B、新中国成立 C、民国时期 D、清朝末期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C、开展了班级工作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参考答案】1-5,AABAB;6-10,AAADB。 二、多选题 11、表象的特征有( )。 A、直观性 B、概括性 C、可操作性 D、间接性 【答案】ABC 12、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有( )。 A、时间管理策略 B、环境管理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学业求助管理策略 E、调节策略 【答案】ABCD 13、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结为( )。 A、学会适应 B、学会调适 C、寻求发展 D、保持健康 【答案】BC 14、以下属于教育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有( )。 A、有损害事实 B、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 C、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答案】ACD 15、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和( )。 A、判断 B、推理 C、理想 D、选择 【答案】AB 16、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有( )。 A、激动性 B、弥散性 C、渲染性 D、冲动性 【答案】AD 17、态度与品德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泛化 D、内化 【答案】ABD 18、思维的一般过程包括( )。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答案】ABCD 19、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受到( )的共同影响。 A、成熟 B、自然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 【答案】ABCD 20、以下属于知觉恒常性的是( )。 A、颜色恒常性 B、亮度恒常性 C、形状恒常性 D、大小恒常性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一本教材中,只要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就是教材中的重点。(×) 2、重视启发教学,提出“助产术”的人是苏格拉底。(√) 3、知识的巩固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的。(√) 4、讲授法就是填鸭式教学。(×) 5、讲授法是一种灌输式的方法,而谈话法则是启发式的方法。(×) 6、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7、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8、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属于诊断性评价。(×) 9、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
|
|
·上一篇:2018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强化复习题(一) |
·下一篇: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疫情知识考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