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题材归属领域一览表
来源: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2013年3月11日
年份 |
题材 |
归属领域 |
2006 |
公平正义 |
社会 |
2007 |
网络募捐 |
社会 |
2008 |
爱心资助与感恩意识 |
社会 |
2009 |
领导干部处理问题的能力 |
政治 |
2010 |
水价改革与公用事业建设 |
经济+社会 |
2011 |
全国人口普查 |
社会+经济 |
2012 |
(省市)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
社会+政治 |
2012 |
(乡镇) 农村改革与发展 |
社会 |
经山东公务员考试网的专家分析,山东公务员申论考试中给定材料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宏观性,主题明确,内容宽泛,需要考生从中拿捏的恰到好处,答题内容既不能空洞,一味地高谈阔论,也不能纠结在一个角度或一个点上,分析问题要全面、客观,有深度有广度。山东省申论材料具有如下特点:
(1)理论性题材的理论性。是指申论给定资料所选的题材主要来源于理论科研性的杂志、报纸、专著、论文等,材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这是包括山东省考在内的所有申论试题题材的共性。例如,2011年国考省级题材“黄河的治理和黄河精神的弘扬”正是出自《党建》杂志2007年第2期《伟大又坚强的黄河精神》一文;2011年国考市级题材“农村弟子教育问题”也出自钱理群的专著《活着的理由》中“活着的危机:乡村文化、教育重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理论性较强的题材对考生而言难度更大,要求考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了解”层面,而需要深入挖掘和分析。
(2)宏观性。近两年,山东省考查的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宏观性和普遍性,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对全局具有长远和重大影响的问题,过于具体和低层次的问题,只涉及一时一地的微小事物,无关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和事实,一般不会被选为主题。
例如,2011年山东省考考查的是全国人口普查的问题,虽然切入角度比较小,但是人口普查是一项关乎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是客观摸清人口信息、全面把握基本国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该问题实际上体现出了长期性、普遍性。
(3)非敏感性公务员考试万众瞩目。申论题材有多设计动态性时事话题,题材的方方面面、没一个细节都会被全社会评头论足。因此,过于敏感的话题,有失观瞻的话题,一定不会进入申论题材。另外,最新发生、尚未得到妥善处理或明确定论的事件和观点,也是不会出现在申论考试试题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