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理性驾驭“自我”
|
[加入时间:2012-05-31 17:20:42] |
|
|
|
理性驾驭“自我”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2012年第4期 2012年5月31日 作者:黄军昌
面对纷繁复杂的政务活动、喧嚣鼎沸的人情世界以及充斥风险的市场诱惑,有的领导者能够适度把控言行,理性驾驭情感,坦然面对生活,做到处纷繁而不乱,出淤泥而不染,超脱淡定、指挥裕如、拨冗去繁、举重若轻。但也有少数领导者钻进“权力崇拜”的怪圈,陷入“身不由己”的沼泽,进而走入“迷失自我”的尴尬境地,突出表现在时间不能自主,话语不能自持,情感不能自控,欲望不能自制。 要成为自己时间的主宰者。领导者必须对时间这块定量的“蛋糕”进行合理“分割”、统筹“食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益。一要打好时间管理的“小九九”。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杜拉克在他的开山之作《有效的管理者》中这样说过:“有效的管理者不是从他们的任务开始,而是从掌握时间开始。”在工作实践中,领导者必须学会合理配置,科学调度,使有限的时间既保证自己履职的需要,又兼顾个人的自我发展。二要掌握配置权力的“分身术”。面对千头万绪的行政工作和应接不暇的政务活动,领导者不是“千手观音”,如果事必躬亲,不仅管不好,也管不了。因此,必须把握轻重缓急,善于分工授权,把那些应该由部属和下级完成的任务分解下去,使自己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时间去办自己该办的事情,做自己必须做的工作。三要争做调度时间的“明白人”。领导者应该成为时间的积极拥有者和理性消费者,不要轻易让渡自己的时间的支配权,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那些无关紧要的活动没有价值的应酬,不起作用的会议,要学会拒绝,敢于说“不”,自觉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品质。 要成为自己话语的主宰者。首先,要敢于说“真话”。不敢说真话,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将影响领导者话语的公信力和人格的吸引力。其次,要善于说“新话”。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确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在向书本学习中增强自己话语的“厚度”,在向实践学习中增强自己话语的“宽度”,在向社会生活学习中增强自己话语的“广度”。“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一个领导者腹有诗书、胸有智慧,就能厚积薄发,妙语天成。再次,要敢于说“土话”。领导者要增强语言的“乡土气息”,必须经常走进受众群体,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感知他们的真实心声,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同时,要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适应能力和知识储备。最后,必须讲“正话”。就是要“讲政治”。“大匠诲人必依规矩。”领导者的角色身份决定了自己的话语必须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必须讲党性、守纪律,不能口无遮拦,犯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要成为自己情感的主宰者。首先,要正视人情。领导者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因各种机缘,总要与其他人建立一种复杂而稳定的社会关系,如亲属、朋友、同乡、同事,等等。如何面对和处置这些关系?既考量领导者的道德素养,也考量领导者的政治智慧。其次,要驾驭感情。要重公情而远私情,养正情而祛邪情,动真情而弃虚情,把重情义与讲道义、重人性与讲党性结合起来。再次,要调适心情。要注意把控好自己的情绪,陶冶一种临危不乱、遇险不躁、处惊不变的心理品格,特别是在情况复杂的时候,领导者要沉着冷静,力戒情绪化,千万不能自乱阵脚。最后一点,要把握好情感投向。领导者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情为民所系”作为一种道德修养、一种情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始终保持一种“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爱民情结,修炼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秉持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意识,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满腔热情为群众谋福祉。 要成为自己欲望的主宰者。一个成熟的领导者,既不能谈“欲”色变,更不能纵欲行事,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坚持以党性陶冶情操、以道德砥砺名节、以法纪规范言行,始终保持一种清醒、一种理性和一种自觉。必须始终保持如临深渊的警觉和如履薄冰的谨慎,做到处处慎微,时时慎独,不要让不健康的欲望侵占和玷污自己的心灵家园,真正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
|
|
·上一篇:错误也是一种机会 |
·下一篇:吉大院长寄语毕业生-中华民族经济到了新的危险时候 |
|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
∷∷ 对这篇文章的评论 |
请在下面框中写入您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