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处理数据 ······
会员注册

热点信息

党的十八届…
党的十八届…
中心简介
《人民日报》…
2015年山东…
2016年事业…
党的十八大…
黄山天都香…
岗位竞聘答…
2016年半月…

信息搜索

(支持信息首拼字母)

“看干部看什么”之三

[加入时间:2011-01-22 20:01:37]
浏览:1376  [字号: 正常 ]
分享到:

接受监督不仅是一种胸襟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陈家兴  2010年11月19日


  面对监督,有的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甚至主动创造条件,有的则选择了躲避、拒绝。于是,有人说,前者体现境界,后者缺乏胸襟。这样评价干部,不能说不对,但还没有说到事情的本质。
  接受监督,是一种胸襟气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是一种必备的政治修养。应当承认,人们一般都比较喜欢恭维之语,反感逆耳之言。这是人之常情,超越它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使胸怀变得宽广,使境界得以提升。但领导干部不是在为自己干事,受权于民,所为者公,不可自比于一般人,应把一般的道德修养,上升为必须的政治修养。不少领导干部,想干事时爱听正面的设想,不爱听负面的告诫;干事之中愿听激励、鼓劲的分析,不愿听直率的批评;干成事后想听肯定、褒扬的评价,不想听不同的说法。但忠言逆耳,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好话坏话都应乐于听、善于听,做到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听批评就跳,老虎屁股摸不得,首先就是政治修养不够的体现。
  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关键力量,接受监督则是领导干部重要的执政素质。有权力的地方必须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权力运行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从毛主席当年那句“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到一些国家谋求“把权力关进笼子”,都是对这一规律的科学认知。从根本上来说,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是对权力运行的提醒和督促,促使领导干部重新审视决策和举措,去及时修正错误。躲避、拒绝监督,也就失去了一种宝贵的校正机制,失去了一道安全的屏障。领导干部不具备接受监督的执政素质,就容易出现腐败和失误,最终都会动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的民心基础。
  接受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文明,因而也是领导干部基本的文明素养。群众监督权的彰显,舆论监督的勃兴,是政治现代化的一大标志,也是善政和善治的重要保障。监督不是源自不信任,也不是和谁过不去,而是政治走向文明的内在需要。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监督日益走向常态化、全天候。领导干部只有顺应这种大势,习惯在各方监督之下谨慎干事,方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领导干部也只有自觉接受监督,勇于创造有利于监督的社会环境,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监督机制,使每一项决策、制度和措施都能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反映民意,方能担当大任,也才能赢得公众的支持与拥护。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接受监督作为政治修养、执政素质和文明素养来培育,这也是领导干部应当上好的一课。

·上一篇:“看干部看什么”之二
·下一篇:吉大院长寄语毕业生-中华民族经济到了新的危险时候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 对这篇文章的评论 请在下面框中写入您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内容
评论人姓名 内  容 时 间
  卓越备考学习中心,为实现您的理想尽职尽责,助您一臂之力!

站内查询

中心介绍  | 招考信息  | 共享资料  | 历年试题  | VIP资料  | 健康养生  | 政策文件  | 应考常识  | 收藏天地  | 激励警言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客户中心
  网站准营备案序号:鲁ICP备11021603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辩率IE5.0以上版本浏览 © 2010-2014 版权所有:卓越备考学习中心  
http://www.zybkzx.com http://www.zybk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