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处理数据 ······
会员注册

热点信息

党的十八届…
党的十八届…
中心简介
《人民日报》…
2015年山东…
2016年事业…
党的十八大…
黄山天都香…
岗位竞聘答…
2016年半月…

信息搜索

(支持信息首拼字母)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重点

[加入时间:2019-03-01 15:12:05]
浏览:1424  [字号: 正常 ]
分享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重点
(考点清单+预测试题+考点批注)


来源:事业单位招聘网  2019年3月1日


    一、最重要考点
    1、乡村振兴三步走
    (1)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2)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2、【重点】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3、【重点】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要求:
    (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2)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4)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
    (5)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6)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
    (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地)
    (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4、立法与其他
    (1)加快土地管理法修改
    (2)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3)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
    (4)制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
    (5)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6)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5、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3)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5)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二、重要表述
    1、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3、【重点】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4、【重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
    5、【重点】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6、【重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攻方向: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
    7、农业经营者队伍: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8、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
    9、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10、特别法人: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
    12、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
    13、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
    14、多元投入格局: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
    15、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
    16、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三、重要建设
    1、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育种基地:海南省南繁基地是我国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南繁育种科研基地
    2、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3、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4、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5、华北地区: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
    6、东北地区: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
    四、通用型考点
    ★1、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4、河长制: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5、湖长制:将理顺管理关系和管理的体制,是“河长制”基础上及时和必要的补充
    6、三北防护林:西北、华北、东北
    ★7、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8、雪亮工程建设:“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9、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1)藏粮于地是指在粮食供过于求时,采取轮作休耕使一部分土地来减少粮食生产数量,粮食紧缺时又将这些土地迅速用于生产粮食,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
    (2)藏粮于”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研究开发粮食科技,用科技手段维持粮食供求平衡,坚持应用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根据粮食市场的平衡状态,适时地采用相应的技术,始终保持科学技术的接续能力。


 


 

·上一篇:2018年11月时事政治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下一篇:2021年12月时事政治热点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 对这篇文章的评论 请在下面框中写入您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内容
评论人姓名 内  容 时 间
  卓越备考学习中心,为实现您的理想尽职尽责,助您一臂之力!

站内查询

中心介绍  | 招考信息  | 共享资料  | 历年试题  | VIP资料  | 健康养生  | 政策文件  | 应考常识  | 收藏天地  | 激励警言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客户中心
  网站准营备案序号:鲁ICP备11021603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辩率IE5.0以上版本浏览 © 2010-2014 版权所有:卓越备考学习中心  
http://www.zybkzx.com http://www.zybk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