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处理数据 ······
会员注册

热点信息

党的十八届…
党的十八届…
中心简介
《人民日报》…
2015年山东…
2016年事业…
党的十八大…
黄山天都香…
岗位竞聘答…
2016年半月…

信息搜索

(支持信息首拼字母)

2016年《半月谈》半月评论(第23-24期)

[加入时间:2017-06-01 17:14:24]
浏览:1012  [字号: 正常 ]
分享到:


2016年《半月谈》半月评论(第23-24期)


来源:中国公务员考试网  2017年6月1日


第23期



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对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明确的行为规范,是继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之后,我们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又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它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一起,必将成为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以严格党内法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此过程中,不仅强调以党章党规来规范和约束党员的行为,而且加快了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的脚步,特别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适应时代要求,把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相关规范集中整合在一起,安排一次中央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使其成为在党内法规中位阶仅次于党章的重要法规,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准绳。
    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我们党为承载起肩负的使命,围绕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自身建设方面所进行的政治实践活动,与经常所讲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相比,其突出特点,在于通过一系列政治实践活动,确保党的建设的内容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其专门从党的建设的内容中单列出来,明确为党的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力求通过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将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落到实处。
    《准则》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着力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突出问题导向,着眼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作出了系统规范。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12个方面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思想,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按照打造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准则》从聚焦党的组织骨干、发挥党的组织效力、坚守党的组织立场、理顺党的组织关系、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保证党的组织纯洁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
    第一,聚焦党的组织骨干。党的领导干部,在党的组织体系和事业中处于关键岗位、发挥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这部分人抓好了,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准则》明确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第二,发挥党的组织效力。政党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由其组织效力决定的。组织作为分散的个体整合成的有机整体,之所以能够发挥出分散的个体不能发挥出的整体效能,是因为其能够做到意志和行动的统一。党内政治生活之所以强调理想信念和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为了保障统一意志;之所以强调党中央权威和党的纪律,就是为了做到统一行动。
    第三,坚持党的组织立场。党的组织效力发挥出来以后,决定其发挥正能量的是党的组织立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则是人民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的工具。这一观点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第四,规范党的组织关系。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我们党成为一个坚强有力有机整体的组织保障。坚持民主集中制,就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来说,就是要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就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关系来说,就是要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就选拔任用干部来说,就是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第五,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如果说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建设的载体和平台的话,党的组织生活则是党的政治生活的载体和平台,为此,必须坚持党内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强身治病的锐利武器。
    第六,保持党的组织纯洁。由于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又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第24期


强化党内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审议通过了两部重要的党内法规,以新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重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制度安排。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第一位的。党内监督失效,其他监督必然失灵。党内监督不紧不严不实,全面从严治党乃至依法治国就会落空。《条例》为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条例》彰显问题意识,强调在实现对“最大多数”监督全覆盖的基础上,对“关键少数”进行精准监督。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大量的腐败案件表明,对“关键少数”和“一把手”权力的监督,既是党内监督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条例》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第一责任人。如果对他们监督到位,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就能对所在地方或部门产生良好的引领作用:反之则不仅会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传导效应,而且会带坏其所在部门或地区的风气,使一大批人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出现从政环境恶化的情况。《条例》将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这是对原有条例的突破,强调党中央带头加强监督,带头接受监督,体现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些规定彰显了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的监督立场;体现了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的监督要求;显示了“治国先治党、治党先治上、治上先治长”的实践导向。
    《条例》确保党内监督体系的系统配套、运转有效,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内监督的顸层设计。
    全面从严治党,“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管党治党不是权宜之计,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建立切实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并严格执行。
    《条例》一方面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和依据,将党章中关于党内监督的原则性要求进行细化,另一方面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出台的重要文件和党内法规中关于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系统化.既从政治上对加强党内监督提出原则性要求,又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条例》聚焦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着力解决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构建了党内监督常态化机制。同时,《条例》不同于之前公布的很多党内法规,没有对中央部委和地方党委制定实施细则作出授权规定,体现全党必须一体执行,防止搞变通、打折扣。
    《条例》强化不同主体的监督责任,推进监督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
    全面从严治党,“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强化党内监督是全党的共同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党动手一起抓,构建起各负其责、密切协调的党内监督体系,才能形成监督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正是把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作为“牛鼻子”,通过对责任落实不力者严肃追究问责,同时对被问责的典型案例进行点名通报,层层传导、级级压实,强化了监督责任与担当精神。
    《条例》提出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条例》第六章还专门规定了坚持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规范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的关系,实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作者系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


 


 

·上一篇:2017公务员遴选考点-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热点前瞻
·下一篇:申论、公文写作99%会用到的规范词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 对这篇文章的评论 请在下面框中写入您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内容
评论人姓名 内  容 时 间
  卓越备考学习中心,为实现您的理想尽职尽责,助您一臂之力!

站内查询

中心介绍  | 招考信息  | 共享资料  | 历年试题  | VIP资料  | 健康养生  | 政策文件  | 应考常识  | 收藏天地  | 激励警言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客户中心
  网站准营备案序号:鲁ICP备11021603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辩率IE5.0以上版本浏览 © 2010-2014 版权所有:卓越备考学习中心  
http://www.zybkzx.com http://www.zybk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