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处理数据 ······
会员注册

热点信息

党的十八届…
党的十八届…
中心简介
《人民日报》…
2015年山东…
2016年事业…
党的十八大…
黄山天都香…
岗位竞聘答…
2016年半月…

信息搜索

(支持信息首拼字母)

2013年半月谈半月评论(第4—6期)

[加入时间:2013-05-02 17:36:50]
浏览:2945  [字号: 正常 ]
分享到:


2013年半月谈半月评论(第4—6期)


来源:联创世华  2013年5月2日


第4期


如何看待“过节放鞭炮的问题”?


    鞭炮,放还是不放?这些年一直议论纷纷。今年各地雾霾污染加重,又一次把这个话题推到风口浪尖上。面对这样的话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在笔者看来,对于放鞭炮问题,不应强制禁放,但应引导和限制。放鞭炮是民族的传统,不应简单粗暴地禁掉;但也不能无节制地燃放,制造噪音、污染环境、危害安全。但实际上,烟花炮竹的燃放已经被限制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段里,它所造成的影响在一年中实际上是有限的,与那些一年365天都在排放的污染源相比,并不是减排的重点,所以节日期间的烟花燃放还是应该以引导和限制为主。
为何不应禁放?
    过年放鞭炮,对老人来说是浓浓的年味儿,对中年人来说是儿时的记忆,对孩子们来说是新奇和刺激,燃放鞭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鞭炮是年文化的一年重要的载体,传统和民俗需要传承,百姓的情感也应理解和尊重。所以,从情感上来说,不应强制禁放。如果真的禁放了,年味儿越来越淡的春节就更加没有年味儿了。
    此外,强制禁放政策能不能执行下去也不好说。事实上,北京自1993年到2005年间一直实行烟花爆竹禁放政策,但这一法规在施行过程中伴随着诸多争议。很多市民抱怨:缺少爆竹声的新年令人乏味。而与此同时,节日期间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的事例时有发生,禁放法规陷入“法不责众”的尴尬。因此,不管是主观层面还是客观层面,全面禁放鞭炮都是不可取的。
    为何要引导和限制?
    环保资料显示,每年春节期间,尤其是除夕、正月十五等烟花爆竹燃放高峰,中国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达到重污染。如果遇到低气压的气象条件,污染会更加严重。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大规模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确与空气环境污染有着必然联系,今年春节期元宵期间雾霾再袭,大量的烟花爆竹燃放对本就糟糕的空气质量雪上加霜。因此,需要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量,以免加重空气污染。
    如何引导和限制?
    1、按天气定“燃放指数”: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多集中在晚上,排放的这些污染物粒子密度大,容易沉降,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短,很快就扩散消失了。这和一般的汽车尾气不一样,影响消除快一些。环保部门可以提供一个类似“烟花燃放指数”的服务,就是按照天气条件,比如在天气扩散条件有利的情况下,“烟花燃放指数”高一些,比如前年春节,扩散条件就非常好,这种情况下,怎么燃放污染物都不会累积到很高的浓度;如果出现像去年的情况,扩散条件不利,“烟花燃放指数”就应该低些;如果像目前的污染情况,“烟花燃放指数”就应该非常低,只能允许孩子们放一些小花炮之类的,绝对不能燃放大型的烟花。
    2、严控高排放大型烟花:政府应该对一些高排放的大型烟花进行严控,不让这些大型的烟花进入销售渠道。在这个环节,政府是可控的,也是有法规的。这些大型烟花不仅有空气的污染,还有噪音污染,甚至存在对健康的威胁。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并没有这种巨大的烟花,这种巨大的烟花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炫富和攀比的表现,应该积极地制止。
    3、鼓励燃放电子鞭炮:春节放鞭炮不能因为雾霾就全面禁放,放与不放应当由每个人自己选择,换一个角度说,一个春节如果一点响声都没有,也太没意思了,政府支持大家去燃放一些电子鞭炮,对一些积极响应过节不放炮或者放电子鞭炮的个人或者单位采取一些激励政策,这样,既热闹又环保,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百姓在燃放鞭炮时,做到适量,有节制,甚至做到“自觉禁鞭”;政府在鞭炮市场管理上,加强引导和管控。政府与市民在燃放鞭炮一事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这样既能营造氛围,承袭传统,又能为构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岂不美哉!


第5期


如何看待“环保问题的及时回应”?


    38名责任人被查处,山西省长治市长被提名去职,长治市环保局长被撤职……引发各方关注的苯胺泄漏事故,在50天后给出了问责结果。事故直接肇事者是一家化工企业。然而,据调查组结论,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上报迟缓、应急处置不力,是主因之一。以“负有重大责任”的长治市环保局为例,是在企业报告事故89个小时后才向上一级环保部门报告,严重违反有关规定,且面对大量监测数据不能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和建议,在监测数据连续超标的情况下,仍将污染事件暂定为“一般”事件,最终影响并误导了事故处置。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环保问题的及时回应”?
    环保“最后防线”如何不失守?
    环境问题的解决,职能部门和当地政府的积极回应是关键。不按规定上报信息,不能作出专业判断,作为环境保护的职能部门,如此失职无法宽容。当初,瞒报5天后,长治市长在“瞒无可瞒”情况下向社会致歉时,以三个“没想到”解释迟报原因。现在看来,“没想到”除了有敷衍公众、避重就轻之嫌,也与环保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有一定关系。说到底,无论是自己“没想到”,还是被误导了才“没想到”,其背后都是一种失职。
    这尤其让人反思。并非每个地方都会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但是,在当前中国进入“环境风险期”与“环境敏感期”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地方会面对公众的环境焦虑。就像近期,浙江一企业家痛心于家乡的河流污染严重,以“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公开“悬赏”;春节以来公众对地下水污染的持续举报与质疑,也将山东潍坊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我们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今后要更多面对的,不仅是如何按规定上报信息、及时处置,还要学会面对公众如何回应,包括如何面对“悬赏”与“举报”,如何及时核实,作出专业判断、正确建议。
    环境问题已经置身一个全新的时代场景。
    一方面,信息化让环境问题暴露后传播越来越快,留给环保部门解决问题的“窗口时间”越来越短。另一方面,公众“环境风险感受”日趋敏感,对环保部门更为挑剔,环境问题正在遭遇信息时代和权利觉醒的双重考验。环保部门作为保护环境的第一责任人和“最后防线”,理应改进工作方式、跟上时代脚步。在公众表达环境焦虑时,少一些自我撇清,多一些正面回应,是否更能纾解焦虑、树立公信?在媒体曝光污染事故后,少一些封闭调查,多一些公众参与,是否更能查清真相、取信于民?
    更应看到,不仅要善于回应,更要体现专业担当。
    环境问题具有专业壁垒,环境污染更有“累积效应”,过分依赖“公众反映—部门回应”,必然导致发现问题的滞后和采取行动的迟缓。现在的环保问题,媒体都在关注雾霾和地下水,但从专业角度看,还有哪些没有曝光的问题应该防患未然?还有哪些“定时炸弹”需要提前排查?环保部门更应跳出简单的事后回应思维,将关口前移,更多体现专业性和责任感。
    环境问题的独特性在于,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容易上升为公共事件,甚至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引爆点。为避免环境风险发酵为社会风险,环保部门应该以及时回应和专业担当,做环境焦虑的润滑剂、环境改善的导航仪,进而成为社会风险的安全阀!


第6期


如何看待“中国梦”?


    时事评论背景:
    中国梦引领新航程,中国梦饱含民族魂。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发中国梦,到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系统论述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更加彰显,中国梦的激励作用更加强劲,中国梦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什么是中国梦?问题很简单,答案却不简单!从国家层面回答,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个人层面出发,答案却是总口不一,有人认为“中国梦就是有房有车有舒适生活”的美国梦翻版;还有人认为“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才应是中国梦……答案可以拉的很长,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中国梦。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中国梦”?
    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是中国梦的起点
    有人认为“中国梦就是有房有车有舒适生活”的美国梦翻版,其实不然,因为物质的丰腴并不等于精神的充实,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个梦是无法填满的。中国梦不仅仅是实现经济国力的极大增强,更重要的是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真正的中国梦应是有符合中国国情及历史潮流的社会价值观,即恪守礼义廉耻,崇尚公平正义。人人崇尚正义公平的社会能够营造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推动实施公正公开公平的政策过程,让农民工二代和富二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拥有平等上升空间及机会,完全凭借个人实力走上成功之道,真正实现社会人才的良性竞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走上强国复兴之路。
    让普通公民成为社会主角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其实中国梦并不复杂,梦想不再有贪官污吏的存在,不再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权力能够得到司法制衡,每一个官员都能为官清廉,为老百姓谋福利;梦想不再看到“特权”、“我爸是李刚”、“萝卜招聘”、“坑爹”这些词,而是每个人都能凭借勤奋努力和出众的才华取胜;梦想不再看到国企垄断社会资源,不再看到收入分配不公,而是梦想国退民进,创造所有企业都能公平竞争的机会;梦想不再看到贫穷、落后,希望每个普通老百姓都能得到平等的教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全民医保、社会和谐,人们的生活幸福而有尊严。在国力日盛的今天,在飞船上天,航母下海,强国已经成为现实的今天,应当让普通公民成为中国梦的主角。
    这个时代足够安放伟大的中国梦。
    21世纪的中国,国力蒸蒸日上,虽然现实和梦想还有差距,但我们有足够的条件去创造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这个时代足够安放中国梦。中国梦到底该如何定义,并不重要,只要通过奋斗能实现每个人心目中的中国梦,那就是最好的中国梦。毕竟我们所有人的中国梦,都只是希望这片土地成为一个幸福美好的公平正义社会。相信已对“中国梦”做出承诺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会创造更好的实现“中国梦”的社会环境,让人人平等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上一篇:2013年3月时事政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下一篇:2021年12月时事政治热点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 对这篇文章的评论 请在下面框中写入您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内容
评论人姓名 内  容 时 间
  卓越备考学习中心,为实现您的理想尽职尽责,助您一臂之力!

站内查询

中心介绍  | 招考信息  | 共享资料  | 历年试题  | VIP资料  | 健康养生  | 政策文件  | 应考常识  | 收藏天地  | 激励警言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客户中心
  网站准营备案序号:鲁ICP备11021603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辩率IE5.0以上版本浏览 © 2010-2014 版权所有:卓越备考学习中心  
http://www.zybkzx.com http://www.zybk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