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处理数据 ······
会员注册

热点信息

党的十八届…
党的十八届…
中心简介
《人民日报》…
2015年山东…
2016年事业…
党的十八大…
黄山天都香…
岗位竞聘答…
2016年半月…

信息搜索

(支持信息首拼字母)

怎样写一篇内容充实的申论文章

[加入时间:2013-01-11 19:29:54]
浏览:1535  [字号: 正常 ]
分享到:


怎样写一篇内容充实的申论文章


联创世华公考研究院  杨越
2013年1月11日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国考中,申论地市卷的大作文题干是: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内容充实”这项要求在往年的国考试卷中,一般都是放在“要求”中的,放在题干中还是很少见的。从出题人这样的题目要求不难看出,出题人把“内容充实”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并且,今年的国考申论地市卷大作文的要求中有“切忌空谈政策”一项,再次强调了出题人对“内容充实”的强烈要求。
    但是,“内容充实”却往往是考生的弱项,考生大多没有实际从事过公务员工作,又怎么能轻松地写出充实的内容呢?为了解答许多考生的这种困惑,为了帮助考生在以后的申论考试中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笔者在此介绍几种简单、易用的“内容充实法”。
    一、首段充实法
    方法一:简要概括整篇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亮明观点。
    这个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有的考生说,自己不会引经据典,文采不好。那也没关系,不引用名言警句也无可厚非,不用紧张害怕,因为我们手中有的是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在开头概括下材料,这样也不容易跑题。
    例:2011年国考地市卷大作文首段可以这样写:
    在当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逐渐衰落,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和崩溃,乡村伦理价值秩序的解体使乡村社会文化精神逐渐消失。【概括材料】由此带来的是出身农村之人精神文化上的“无根”——乡村文化的危机和乡村教育的危机。【提出问题】关注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不仅是关注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样也是关注我们自身生命品质的要求。【分析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入手,推进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建设。【亮明观点】
    方法二:引用名言警句或者经典案例+简要概括材料+亮明观点
    该方法的难把握之处就在于名言警句、经典案例的引用。虽然引用名言警句、经典案例可遇不可求,但是有些给定材料中会有相关的名言警句、经典案例,此时不妨为我所用。
    例如:2012年国考地市卷大作文首段可以这样写:
    “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引用名言警句】城市火灾、建设安全问题、交通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使我们生活的城市脆弱的不堪一击,当人们认为自己非常高明和无比安全时,灾难其实已悄然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简要概括材料】减少灾难流血和牺牲,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念,完善防灾体系,既要做好“技防”措施,更要做好“人防”工程,从根本上化解城市灾变,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亮明观点】
    二、分论点充实法
    方法一:亮明分论点+概括材料+辩证分析+提出对策+对策的目的
    例如:2012年国考省级卷大作文分论点之一“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这样进行扩充: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亮明分论点】目前中国的社会道德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社会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善和刚性化,道德理念还只是传统文化的自发表现,没有内化于民众的心中。【概括分析】因此,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既要吸取让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承下来,更要积极利用社会道德舆论的力量在社会上广泛宣扬社会主义诚实守信、法制观念、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氛围。【提出对策及对策目的】
    方法二:亮明分论点+理论阐述分析+概括材料+结论
    这里的“结论”可以是重申分论点,也可以是提出对策。
    例如:2012年国考省级卷大作文分论点之二“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就要积极开展国民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可以这样进行扩充: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就要积极开展国民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亮明分论点】公民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个人道德完善,而是要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爱国主义教育、法制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都应成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理论阐述分析】要把道德教育推及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具体实施中要注重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问题,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开设不同教学内容的公民教育课,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辐射全社会。【结论,提出对策】
    这两种扩充分论点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同时运用于申论大作文的写作中。
    三、结尾充实法
    方法一:照应开头(题目)+总结分论点+展望升华
    照应开头(题目)就是对标题或者开头进行回顾、照应或重审,以达到紧密扣题的效果;总结分论点就是对全文内容进行罗列式总括、归纳;展望升华就是通过在结尾中针对现实进行展望、感召式描述,达到升华论点的效果。
    例如:
    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最坚强的后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首要力量。【照应开头】这就要求我们公务员,一定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作风上要扎实,在管理上要严格,在工作上要稳健,对群众的呼声要时刻关注,把群众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对关系群众安全、利益的事情要破除麻木不仁的现象。【总结分论点】公务员只有用真情、出真心、讲真话,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形象,才能让群众维护我们,支持我们。【点题升华】
    方法二:照应开头(题目)+总结分析+重申论点
    这里的总结分析是针对题目或开头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重申文章观点的合理性。重申论点可以是对分论点的罗列,也可以是对分论点的归纳。这种重申,可以采取呼吁的形式。
    例如:2012年国考地市卷大作文可以这样结尾:
    塞内加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安全”。【照应开头和题目】一次次的灾难所带来的恐惧和流血同样警示着我们,安全大如天,生命最宝贵,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思危才能居安,有备才能无患。【总结分析】必需要做好防灾“软件”、“硬件”工程,才能确保民众面对灾难来临时能够保持清醒与淡定,才能减轻流血和牺牲,进而积极地应对城市灾变!【重申论点】
    除以上介绍的扩充法外,考生还应该注意“例证”的充实。今年的国考申论地市卷的大作文要求还有一项是: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这里的“具体感受”不一定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以是社会热门事件等,这些事件是很好的例证,可以应用到论证分论点的过程中的,这也是符合出题人意图的。所以,考生要关注社会事件,多积累、多思考,不能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申论文章!


 


 

·上一篇:2012年半月谈半月评论(第20—22期)
·下一篇:申论、公文写作99%会用到的规范词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 对这篇文章的评论 请在下面框中写入您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内容
评论人姓名 内  容 时 间
  卓越备考学习中心,为实现您的理想尽职尽责,助您一臂之力!

站内查询

中心介绍  | 招考信息  | 共享资料  | 历年试题  | VIP资料  | 健康养生  | 政策文件  | 应考常识  | 收藏天地  | 激励警言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客户中心
  网站准营备案序号:鲁ICP备11021603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辩率IE5.0以上版本浏览 © 2010-2014 版权所有:卓越备考学习中心  
http://www.zybkzx.com http://www.zybk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