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1年时政复习资料
|
[加入时间:2011-06-11 19:01:27] |
|
|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致使福岛核电站爆炸产生核泄漏事故,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影响波及全世界。 1.日本强震造成核电泄漏事故后,中国一些地方的民众因听信“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和海水被污染而危及食用盐的安全”的传言,争相抢购碘盐,个别商家趁机恶意囤积碘盐、哄抬盐价。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①商品的质量、性能等因素会影响居民消费 ②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增加 ③消费者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市场经济存在自发性等缺陷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2.日本是全球电子等产品的制造和出口大国,也是多种大宗商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此次地震海啸使日本钢铁、汽车及电子元件产能受损严重,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将受到冲击,也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①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合作与交流 ②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③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变化 ④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 D.①② 3.本着对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我国安排在日中国公民有序撤离。为维护市场秩序,国家发改委紧急下令各地相关部门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媒体发布科普告示,并及时向公众通报监测环境辐射数据以安定人心。上述措施主要体现了 A.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 B.我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D.我国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4.国内有人想借日本核电泄漏辐射发“盐”财,引发了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同时网络上有人造谣惑众,核知识贫乏的公众听信“盐谣”,加入哄抢食盐行列。这一事件说明 A.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C.公众要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来自网络的信息 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5.材料一: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应对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核能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但日本大地震海啸导致核泄漏事故发生,使得各国开始重新审视本国的核电安全发展战略。出于核电安全性问题的担忧,全球核电业发展必将被拖慢脚步,这将促进光伏、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当前,美意法等国都表示虽然日本核电站事故教训值得吸取,但此次事故不会影响本国发展核电的计划。中国国务院表态称,不改变核电发展决心。强调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决定全面检查境内核电设施,暂停审批任何新的核电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表示,不应放弃和平利用核能。我们需要清洁、稳定的能源供给,需要应对气候变化,而在这些方面,核电提供的机会远远大于它带来的风险。 材料二:核辐射(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才会对人体会产生伤害。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在发生核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早期:隐蔽、撤离和必要的药物防护等;中期:搬迁、控制人员进入污染区、控制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等;晚期:控制进出口通路、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去污等。 结合材料一和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参考答案: 1.B 2.C 3.B 4. B 5.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核能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核电业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 ②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的认识方法。核能的利用存在着利与弊的矛盾,核能是高效清洁稳定的能源,利用好了可以造福人民,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核泄漏事故是很可怕的,利用不好则可能给社会带来灾难。但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日本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就放弃和平利用核能。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国务院强调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对待核辐射事故,我们要正视矛盾,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去处理。 ⑤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发生核辐射突发事件后,我们要根据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要吸取这次日本核泄漏事故的经验教训,从自身实际出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
|
|
·上一篇:名师押题-2010时事政治篇 |
·下一篇:2021年12月时事政治热点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