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谈2010年半月评论(第9期: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
|
|
|
|
2011-01-05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第9期: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 劳动是惟一的价值源泉 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价值创造的基础上,没有价值的创造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而劳动是惟一的价值源泉,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像土地、资本等都只是承担了价值转移的功能。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结论。 价值的创造与社会财富的创造不完全是一回事,社会财富依赖于价值又不完全等同于价值。价值的源泉只有一个就是劳动,财富的源泉却有很多,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等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缺一不可。 既然这些生产要素也参与了财富的创造,而这些生产要素又是稀缺的,是有归属权的,在财富的分配过程中,其所有者当然也可以为付出这些生产要素而获得一些收益。对于这一点,我们尊重经济运行的实际要求,我们并不绝对反对。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此为借口否定了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基础性地位。因为离开价值的财富只能是财富的泡沫。 劳动对于民众生活具有基础性地位 有的同志会说,就算我们不否认劳动的根本性地位,在中国社会已经基本小康的今天,突出强调劳动价值还有
|
 |
|
-
不同级别的会员对应的浏览权限:
-
普通会员:只能浏览,不能拷贝;
-
贵宾会员:浏览、复制指定VIP栏目资料
-
VIP会员:全权(浏览、复制所有VIP信息资料)
|
当前供会员浏览(拷贝)的资料:
限制类型:子目录 限制目录名称: .VIP资料 / 公务员 .VIP资料 / 事业单位 .VIP资料 / 大学生村官 .VIP资料 / 政法干警 .VIP资料 / 选调生 .VIP资料 / 军转地 .VIP资料 / 公选干
|
|
|
|
·上一篇:半月谈2010年半月评论(第8期:世博,也是一个挑战) |
·下一篇:2011年9月10日济宁市(市中区)公开选拔镇街党政班子笔试题 |
|